一、燃油系统:核心防 “结蜡堵塞”
- 严格匹配柴油标号(关键!)根据当地冬季更低气温选择对应凝点的柴油,确保柴油在低温下不结蜡,具体标号选择参考:
更低温 - 5℃~-15℃:选用 **-10# 柴油 **;
更低温 - 15℃~-25℃:选用 **-20# 柴油 **;
更低温 - 25℃以下(北方严寒地区):选用 **-35# 或 - 50# 柴油 **;
禁忌:不可混用不同标号柴油(如 0# 与 - 10# 混合),会提高柴油凝点,反而易结蜡。
- 油箱与管路:保温 + 排积水
油箱保温:户外机组需给油箱包裹保温棉,或加装油箱加热带(通电后维持油箱温度在 5℃以上),避免油箱内柴油低温结蜡;
定期排积水:低温下油箱内的水分易结冰,堵塞燃油管路,需每日启动前打开油箱底部的放水阀,排空积水(直至流出清澈柴油为止);
管路防护:燃油管路(进油管、回油管)也需包裹保温棉,尤其暴露在室外的部分,防止管路内柴油冻住。
- 燃油滤清器:防堵 + 加热
定期清洁 / 更换滤芯:燃油滤清器是蜡质和杂质的 “拦截点”,冬季需缩短更换周期(建议每 150~200 小时更换一次),若发现供油不足(机组无力、启动困难),需立即检查滤芯是否堵塞;
加装加热功能:北方严寒地区建议更换 “带加热功能的燃油滤清器”,通过电加热防止滤芯内柴油结蜡,确保供油通畅。
二、润滑系统:核心防 “机油凝固”
- 更换低粘度冬季机油冬季需使用低温流动性好的低粘度机油,具体型号需符合机组说明书要求,常见选择:
环境温度 - 10℃~5℃:选用10W-30机油;
环境温度 - 20℃~-10℃:选用5W-30机油;
环境温度 - 30℃以下:选用0W-40全合成机油(低温性能更强);
注意:机油级别需达标(如 API CF-4 及以上),不可混用不同品牌 / 型号的机油,避免化学反应导致机油失效。
- 机油预热(冷启动关键)
加装机油加热棒:若机组长期在 - 15℃以下环境使用,建议在油底壳加装 “机油加热棒”(通电后加热机油至 10~20℃),启动前预热 30~60 分钟,降低机油粘度,确保启动时润滑到位;
避免冷启动后立即加载:启动后需空载运行 5~10 分钟(待机油温度升至 40℃以上、机油压力稳定),再逐步加载,防止机油未充分流动导致磨损。
- 检查机油量与状态停机 15 分钟后(机油回流至油底壳),用机油尺检查油位,确保在 “MAX” 与 “MIN” 之间:
油位过低:会导致润滑不足,加剧磨损;
油位过高:会增加机油阻力,导致油耗升高、机油压力异常;
同时观察机油颜色,若呈黑色、浑浊或有金属碎屑,需立即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。
三、冷却系统:核心防 “结冰胀裂”
- 更换高冰点防冻液(不可用水!)防冻液的冰点需低于当地冬季更低温 5~10℃,例如:
北方 - 30℃地区:选用冰点 **-40℃** 的防冻液;
南方 - 5℃地区:选用冰点 **-15℃** 的防冻液;
禁忌:严禁用 “普通自来水” 或 “水 + 乙二醇” 自制冷却液,前者易结冰,后者比例不当会腐蚀冷却系统(如缸体、水泵);且不可混用不同颜色的防冻液(红色、绿色等),防止化学反应生成沉淀,堵塞管路。
- 检查防冻液液位与漏点
液位检查:打开水箱盖(需停机冷却后),观察防冻液液位是否在 “更低刻度” 与 “更高刻度” 之间,不足时补充同型号防冻液;
漏点排查:检查冷却管路(水管、硅胶管)是否老化开裂,水泵轴封是否渗漏(若轴封处有防冻液痕迹,需立即更换轴封或水泵),避免防冻液泄漏后不足,导致结冰胀裂部件。
- 清洁冷却系统(预防堵塞)若夏季未清洁水箱,冬季前需用 “防冻液清洗剂” 冲洗冷却系统,清除水箱内的水垢、铁锈(水垢会降低散热效率,冬季也可能与防冻液混合导致冰点升高),确保防冻液循环通畅。
四、电气系统:核心防 “电瓶亏电冻裂”
- 电瓶保温与防护
加装保温套:给电瓶套上 “电瓶保温棉套”,或把电瓶移至室内(0~10℃环境)存放(若机组不常用),避免暴露在 - 20℃以下环境;
防止冻裂:若发现电瓶外壳鼓包、裂纹,需立即更换(电解液结冰会撑裂外壳,泄漏的电解液会腐蚀机组部件)。
- 定期补充充电
电压检查:每日启动前用万用表测电瓶电压,12V 电瓶空载电压需≥12.5V,24V 电瓶需≥25V;若电压低于标准,需用充电机 “恒压充电”(12V 电瓶充 13.8~14.5V,24V 充 27.5~29V),直至电压达标;
充电频率:常用机组建议每周充电 1 次,长期停机机组建议每 3 天充电 1 次,避免电瓶 “深度亏电”(亏电后更易结冰)。
- 清洁接线柱(防接触不良)电瓶接线柱易因低温潮湿生成 “白色 / 绿色氧化层”,导致接触电阻增大,启动时电压降过大,无法启动:
清洁:用砂纸打磨接线柱,去除氧化层;
防护:涂抹一层凡士林或黄油,隔绝空气和水分,防止再次氧化。
五、启动与运行:核心防 “启动失败 + 过载”
- 启动前:充分预热
利用预热装置:大部分柴油机会配备 “预热塞”( glow plug ),启动前按预热按钮 30~60 秒(直至预热指示灯熄灭),加热进气歧管,提高气缸内温度,便于柴油雾化燃烧;
辅助启动(极端低温):若预热后仍无法启动,可向进气歧管喷少量 “柴油启动液”(需选用低温型),但不可过量(过量会导致爆震,损伤活塞)。
- 启动时:避免频繁打火每次启动时间不超过 10 秒,若一次启动失败,需间隔 15~20 秒再尝试(频繁打火会快速耗尽电瓶电量,导致后续无法启动),连续 3 次启动失败需排查原因(如燃油结蜡、电瓶亏电)。
- 运行中:控制负荷与水温
空载暖机:启动后需空载运行 10~15 分钟,待水温升至 60℃以上、机油压力稳定(怠速≥0.2MPa,额定转速≥0.4MPa),再逐步加载(避免低温下突然加载导致发动机过载);
水温监控:冬季水温易偏低,需确保运行中水温维持在 65~90℃(若水温低于 60℃,会导致燃烧不完全、油耗升高、机油稀释),可适当关闭部分散热风口,提高水温。
六、环境与停机:核心防 “冻损 + 腐蚀”
- 机房 / 机组保温
机房保温:机组机房需加装保温层(如岩棉板),必要时安装电暖器或热风幕,维持机房温度≥5℃(避免机房内部件结冰);
露天防护:露天放置的机组需覆盖 “防水防寒罩”,防止积雪、冻雨直接接触机组,尤其要保护控制屏(避免雨水结冰导致短路)。
- 长期停机保养(若冬季不使用)
排空燃油:将油箱内柴油全部放出(避免长期存放结蜡、变质),若无法排空,可添加 “燃油稳定剂”;
更换机油:停机前运行机组至常温,放出旧机油,加入新的冬季机油(避免旧机油中的杂质长期附着部件,加剧腐蚀);
电瓶处理:断开电瓶正负极接线(防止缓慢放电),将电瓶移至室内 0~10℃环境存放,每周补充充电 1 次;
防锈处理:在缸套、活塞等裸露金属部件表面涂抹防锈油,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(用密封塞堵住),防止灰尘、湿气进入缸体。
冬季保养关键禁忌(必看!)
忌用明火解冻:油箱、油管结冰时,不可用打火机、喷灯等明火加热,易引发燃油爆炸;
忌混用防冻液:不同颜色、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不可混用,会生成沉淀堵塞管路;
忌冷启动后立即加载:机油未充分流动时加载,会导致发动机拉缸、抱瓦;
忌忽视电瓶保温:低温下电瓶无保温,不仅容量下降,还可能冻裂外壳,直接报废。